11月10日下午,第十四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风景园林与绿色低碳”分会场在深圳市光明区成功召开,与会专家聚焦“双碳”目标,分享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应用技术研发与示范等,探讨了风景园林行业在绿色低碳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次论坛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承办。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生态保护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李延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生态保护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晓,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碳中和研究所技术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谢军飞,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王胜,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深圳市园林研究中心)园林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史正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设计系主任、生态景观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朱逊,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土壤所工程师马想,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土壤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许昌超,陕西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工程公司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韩飞庆以及相关专业同仁参加专题论坛。
谢军飞w88win优德,、王胜、史正军、朱逊、马想、许昌超、韩飞庆7位专家作报告,李延明w88win优德,、王胜主持。
报告以N2O和CH4为例,探究城市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及其内在机理。以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院内的典型城市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N2O和CH4通量进行了一年原位观测,结果表明表明北京城市草地为温室气体排放热点区域;此外,通过meta分析收集全球城市绿地N2O排放和CH4吸收的数据,结果表明原有生态系统(农田、草原、森林等)转化为城市草地,通过改变土壤温度和土壤理化性质,极大的促进了N2O排放并削弱了CH4的吸收。今后还将主要针对碳氮气体的排放机理进行多年、多处理的原位观测,以阐明碳氮气体源汇时/空变化特征,规律及其关键驱动机制,提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措施。
报告介绍了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背景之下,重庆市近年围绕城市绿地土壤质量开展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报告从分析城市绿地的重要性及其与自然土壤的差异出发,探讨了绿地土壤对园林绿地景观效果和城市人居安全的重要性,展示了相关研究现状;结合“重庆市城市绿地土壤质量常态化监测”工作成果,剖析了重庆市中心城区绿地土壤质量现状、演变趋势和主要障碍因子;分享了重庆市近几年园林绿地工程土壤质量管理经验,并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需从规划设计、基本要求、建设过程及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对绿地土壤质量进行管理的思考。
报告以深圳为例,以IPCC及我国林业碳汇计量核算相关标准为基础框架,以普遍采用的“样地清查法(生物量法)”为基准,重点深化适宜高度异质性和破碎化的城市园林绿地碳汇计量方法。为了克服遥感法难以获知高度异质性的园林绿地冠层下植被的垂直空间结构分布规律,研究采用了增设“群落结构样地”、细化植被类型分类的技术方法,通过遥感解译、样地调查、模型校验,拟构建面向高度城市化区域的城市园林绿地的碳汇计量监测方法,为推进城市绿地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提供方法学参考。
报告以寒地国土景观空间规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作为综合性研究案例,从双碳目标下的国土景观规划理论研究与技术框架建构、基于国土三生空间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控碳减排景观设计技术体系、基于景观要素资源禀赋碳捕捉的固碳增汇景观设计技术体系、寒地国土景观规划应用技术与示范四个方面,探讨其总体框架、学理问题、关键技术和实践应用路径。
基于“滨海围垦吹填是解决沿海地区人地矛盾的有效手段,但受吹填土盐分胁迫、养分贫瘠、结构差等影响,吹填土区域被认为‘绿色植物禁区’的现状”这一背景,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上海临港新城为例,从吹填土调查评价与技术研发、吹填土区域绿化应用示范与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介绍了项目组近几年研究工作。调查评价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动物、植物根系及地上植物个体、植物群落等,系统分析了吹填土障碍因子,筛选了吹填土区域适生性较好的植物,研发了相应的土壤障碍因子消减的产品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产品等;最后列举了吹填土新建绿化、景观改造提升、营建近自然林等三个不同类型的应用案例,以期对同行提供启发和借鉴。
本项目针对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绿地土壤存在的物理性质差、酸碱失衡、肥力低等问题,依托省级林业和园林专业检测平台,系统调查和科学评估了绿地土壤质量。通过运用现代生物及生态工程技术,研发了多种土壤改良剂和微生物功能菌剂,形成了土壤物理性质、酸碱度及肥力调控技术,并制定4项技术规范,发表40多篇科技论文,授权1项发明专利。目前,相关技术及产品已在城市绿化、古树抢救复壮、天桥绿化等方面得到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城市绿地土壤质量,保障了绿色植物健康生长,推动了城市绿化高质量发展,提升了人民生活质量,为筑牢城市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湾区做出了贡献。。
本研究基于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等项目海绵城市建设,陕西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陕西西咸海绵城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针对西北半干旱地区典型气候特征,常年干旱降雨量偏少,夏季季节性降雨集中,以及土壤渗透性强、不耐冲刷、营养贫瘠等问题,在西北地区实现的海绵城市本地化创新。研发形成了西北半干旱地区河谷阶地平原区海绵城市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海绵城市典型低影响开发设施及雨水资源集蓄利用技术、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风险防控技术和典型生物滞留设施介质填料与植物群落营造技术。为西北半干旱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高层次的理论基础和更有效的技术储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w88win中文手机版,w88win中文手机版,